先找出造成货物损坏的原因,并详细说明形成这些原因的过程和细节,这样才能正确而深刻地了解货物损坏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货船上发现的货物毁损,其原因很多,归纳如下:
1.在未装船前已损坏或存在致损因素;2.在装卸过程中损坏;3.载货场所条件不符合要求;4.不适当的上船装载;5.装船后和航程中以及卸货前的保管不当;6.自然灾害;7.其他危害事件;
一、货舱通风系统的原理
空气中的水汽是怎样凝结成水珠的呢?通风是船员保管货物的主要措施之一,有人认为通风总比不通气好,这种说法不无道理。舱室通风并非一蹴而就,在不同情况下,有需要、无需要、无法通风的区别,甚至也有缓慢(透气)和加速通风的区别。
为了正确理解和真正把握通风时机则必须花些时间先了解客观的自然现象,即肉眼看不到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肉眼可以看到的水珠(民间称结露水,船员称汗水)。一定温度下,一立方米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即湿度,以后从略)达到一定数量即饱和,此时即凝结为水珠。
需要注意的是,温度越高(或越低),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越多(或越少),就越容易(或越少)结露水。因此,当气温极高、相对湿度极大的港口装运货物时,如果沿途由于通风不足而驶进极低温度的水域,舱室空气中的水汽就有可能凝结为冷水在舱室板上形成的小水珠。
相反,当气温极低的港口装货后即启航,若沿途不通风,抵达湿度极高且相对温度极高的港口,若突然打开舱室或通风,则舱室外空气中的水汽将在寒冷的货面上凝结成小水珠。
货舱通风系统的用途是什么?共三种目的均为防止货损与人、船、货的安全,即:
1.降湿,具体是降低相对湿度,即避免结露或称出汗,有些货物受潮发霉,发热自燃;2.冷却,其作用与1相同;3.排出有害气体,给新鲜空气供应,防止中毒事故。
二、散谷通风
散谷在海上运输中不易通风,甚至不通风,通风是有害的。它是实际的经验,鉴于散谷在货舱内的移动使船的侧倾、失去稳定性而发生恶性沉船事故,因此SOLAS对散谷的装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措施是将散谷塞进货舱,以消除或尽量减少散谷的自由面。
这种设计目的体现在散货船双舷的上部压水舱与高的舱口围板之间。并在上层舱设置漏斗,若散谷下降,以填满下层舱因平舱困难或途中散谷下沉而产生的空间。如自由谷面过多,还需用袋装散谷盖压,或用布盖盖后用木条压住带系住,以防散谷移动。因此,散谷塞满货舱或封堵货舱表面是很难通风的。
尽管散谷在国际海运过程中会沉降形成小面积的自由谷面,但是这些小面积与大面积的谷体相比实在太小了,大体积货物的热量很难从小面积的谷面散发出去。但是,这只是无助地提出的“无需要通风”。
另外,国际上也有液体散货船运送散谷,由于船体结构的原因,这些船体没有通筒,如果靠小的液货舱舱口和细长的风管是不行的,也不适合在海上进行通风,但是没有因为不能通风而造成货损。这只是说明,从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是不需要通风的。
无论通风与否,超过安全运输限度的玉米含水量都会先热后霉。货损的主要原因是原来散谷含水率低,不通风。发达国家散谷装入筒仓时,由于粉尘和湿气进入筒仓,其散谷很难在海运过程中发生损坏。表明干燥散谷不需要通风。对于海洋运输来说,一个货舱的货物散谷含水率都低于14%,可以说是条件很好。
三、通风不良
船内热引起的散谷货损,以往大多数货舱与或燃油舱相邻的舱壁和舱底都用木板覆盖,但是现在货舱很少用木板覆盖,一种是因为冲水后木板很难干;另一种是因为容易生虫,经常因此导致验舱无法通过,无法装散谷。
但频发的散粮损失也因此而产生。在靠近货舱日用燃油柜的舱壁上虽然有厚厚的木制护板,但在其下面的双层底舱测深管的生脚在(用马攀爬)该舱壁上,沉淀的热量从日用燃油柜通过如此小的铁质马攀爬传导到测深管,竟能使测深管周围的散谷小麦结块并粘附在测深管上。
在我的船上发生的事情就是这样,幸好这些被损坏的麦子数量不多,总共才五六个铅桶。后来在甲板上打开了测深管的孔盖板,感觉到有股热空气从管孔中涌出。
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防止此类货损的方法,在装货前,尽可能将所需燃料调到与货舱不相邻的燃料箱,在货舱邻近的燃料箱,如果是不得已在装货后调移燃料箱,也应尽量减少加热时间和温度。如日用与沉淀柜各有两台,则只使用与货舱不相邻者,因为日用与沉淀柜须一直加热。